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755|回复: 1

汕头澄海南湾邵氏宗谱 序

    [复制链接]

2029

主题

230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73
发表于 2023-5-20 16: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头澄海南湾邵氏宗谱 序
              (修订稿)
        族之有谱,犹树之有根,水之有源。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中华邵氏,源出姬姓。始祖召公姬奭,系周文王庶子,助武王伐纣有功,食采于召,官居太保,位列“三公”,史称一世“召公”;又受封(北)燕国,遣长子姬克就封一世燕侯(所传后代称“侯伯派”),召公奭与次子留镐京,辅佐成王、昭王。燕国传四十二世八百多年为秦所灭,裔孙遂以燕为氏,传为燕姓。而留镐京“累世宰周”的召公奭次子——世袭召公一系则称“公卿派”。东周时召公世袭采邑“召邑”隨京都迁洛阳而迁“郫邵”,即今河南济源市邵源镇王屋山之地,还包括北跨黄河的今山西垣曲县一带。东周时因宫廷内斗,召公釆邑被收回,世袭召公的族人奔安阳及各地。其“公卿派”后裔为纪念始祖,遂以“召”为氏,加“邑”为邵氏,秦汉时姓氏合一,即为邵姓。
     关于邵氏发展及各族系迁徙的情况,本谱前部已做详尽的梳理介绍,兹不赘述。单表潮汕邵氏源出洛阳康节先生邵雍之后。雍公曾祖令进公曾居“黄墩”(今属安徽安庆市怀宁县)一带,五代末从军,任宋太祖军校,退休居范阳郡涿州(今河北保定市涿州。各地谱牒称雍公“先世燕人”或“其先范阳人”,盖源于此),其子德新,孙邵古由涿州辗转迁河南林州,再迁卫辉(今河南安阳市辉县)苏门山之百泉,邵古则携子雍再迁河南府伊川县,最终定居于府治,即洛阳城天津桥南之“安乐窝”,直到1077年雍公终老之后。雍公道德高尚,辞官不仕,康熙帝追赠“学达性天”御匾,是北宋著名的“理学五子”之一,也是理学“象数学派”的奠基人及主要代表。邵氏因之成为洛阳望族。
     “靖康之变”即北宋灭亡前夕,伯温公遵父“世行乱,蜀安,可居”的遗嘱,携眷迁四川犍为县黄花冲避战乱。而已出仕的伯温长子溥、次子博,则从汴京先后追隨由康王即位于商丘的宋高宗,辗转南渡迁浙,定居于“临安”即杭州及周边地区。其时十岁左右的邵子厚(为伯温之孙),未随祖父入川,而是隨父辈溥、博兄弟南渡迁浙。成年后的邵子厚再迁泉州晋江仁和里邵厝村,成为邵氏“开泉始祖”。子厚祖登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壬辰科黄定榜进士,先后出任“江西道提举常平司”副使、“宁国府”知府,封“中宪大夫”,以及“旌德县”县令(“宁国府”辖境即今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在其境内)。
       晋江一世祖子厚十一世孙邵亨,字时通,“业儒有声”(即“教书颇有声望”)。元末泉州战乱断续近十年。时通公为避乱,“携子侄游学潮漳”,即带子侄到潮州、漳州“流动教书”。其中“夫璧”(依兄弟字辈“孔夫子”的排列顺序,应为时通公次子;长子孔诚即同安二世祖邵恭)“开基潮州崩溪长御史亭”(据1792年同安续谱时邵朝彰转抄自晋江1723年雍正谱的记载)。时通公由潮州返晋江时,路过同安县,登临西山,深悦其“抱异负奇,独含元气”,是一座“风水宝山”。回晋江后携长子邵恭,字孔诚,季子邵敬,字孔道,迁居同安西山东麓橄榄岭(今柑岭村一带)。二世祖孔诚(号“西山公”)于明永乐年间遵父嘱“购西山,复唐寺”,复建毁于天灾的邵氏宗祠。繁衍至明代中叶,邵氏已成为“泉南望族,同安翘楚”;现有人口近八千人,加上迁台湾及海外的宗亲,时通祖裔孙已超万人以上。而迁潮州“开基”的夫壁公及其后裔,却因地名记载的错误与居住地多次变异,而与同安宗亲失联六百多年!明初先后入迁古潮州的邵氏,经数百年繁衍迁徏,至近现代分别聚居于两个村庄,即今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下湾村,邵氏人口一千六百多人,亦即本次编谱所收录的族系;聚居另一村庄的,即近年共同寻根渴祖的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东里村邵氏,人口约四百多人。
       二00五年底同安宗祠六百周年重建落成庆典前,同安宗亲会曾派我带人到潮州、汕头,寻找明初迁潮州的宗亲后裔;宗祠庆典后又曾到广东饶平县寻找迁潮州的宗亲后裔。结果均因地名不准确,无功而返。前年潮汕地区邵氏修祠编谱,邵彦武等人在网络上寻根,辗转找到厦门市同安区柑岭村。我作为同安续谱编委会主任兼主编,由住地厦门市区携旧谱回乡接待。彦武、文英等人马上从旧谱所记的“崩溪长御史亭”的地名,悟出潮州话与闽南话共同的谐音,即“崩溪”应为“枫溪”之误传误写;回去后潮汕宗亲据此线索,找到潮州潮安县的枫溪镇,及“长美”(似为“塘尾”的谐音雅化)的村名,以及附近“御史宗祠”的标志性历史建筑物,还找到附近多处邵氏始迁的废弃村落和墓葬遗址。——这些翔实可靠信息立即反馈同安宗亲共享,双方一致确认潮汕邵氏是同安一世祖时通公嫡传后裔,即二世次子夫璧公及同安五世三房廷章公、六房廷睿公后续迁古潮州的裔孙。2023年4月,八十一名潮汕邵氏宗亲首次回到同安区柑岭村的宗祠,祭拜时通祖及列祖列宗,终于圆了六百多年寻根谒祖之梦,可喜可贺!潮汕宗亲接着邀请五十多位同安宗亲回访潮汕邵氏聚居的南湾与东里两村,敦宗联谊,并拟与同安宗亲共襄盛事,联袂参加今年十月一日泉州晋江九百多年历史的“邵氏家庙”重建落成及奉安庆典。晋江邵氏宗亲热烈欢迎台湾、金门、潮汕及各地邵氏宗亲,蒞临十月盛典!
      此次《南湾邵氏宗谱》的成功编纂,寻根溯源,编入明代的祖源即福建省晋江与同安的邵氏,而且汇集了南湾邵氏各房、支的详尽的世系表(宗支图),展现出了宗族繁衍数百年的历史画卷。这对敦宗睦族,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族居地社会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巨大作用。谨代表同安祖籍地的邵氏宗亲,对《南湾邵氏宗谱》成功编纂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潮汕宗亲“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高尚情怀,表示由衷的敬佩,谨致崇高敬意!
        衷心祝愿厦门与潮汕邵氏宗亲进一步联系交流,互学互帮,共同促进闽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所在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造福于两地邵氏宗亲!
      应潮汕宗亲之邀,撰写南湾邵氏谱序,盛情难却。谨略述邵氏族源,回顾两地宗亲六百多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以及曲折漫长,又感人至深的寻亲认祖的经历,聊以为序,敬请两地宗亲阅读,并不吝賜教。

  厦门市续修《东陵堂同安邵氏宗谱》主编  
   高级工程师   邵家烹  敬撰
     二0二三年 岁次癸卯 孟夏 于 厦门

[注]晋江邵厝雍正元年老谱记载夫璧公“开基潮州”的地址,原文写的应是与“枫溪”谐音的“崩溪”(闽南语与潮汕话两者皆谐音)。但因原稿毛笔小楷字迹太小,“崩”字下面两个“月”字并列共有四竖,写不下,减写了一竖,变成一个不规范的字了。续谱时,除将复印件登于谱前彩照之中外,正文转录时,电脑字盘找不到这个不存在的字。百般无奈,我只好选择与“崩”字形相近的“岗”字代替,故续谱中夫璧迁潮州的地名变成了“岗溪”。是前年潮汕宗亲寻亲时提示说,潮安县有“枫溪镇”,我才顿悟,老谱所记的应是与真名“枫溪”谐音的“崩溪”!而同安续谱釆用字形相近,而读音迥异的“岗”字代替,反而偏离地名的“谜底”了。——所以南湾谱中凡提到所谓“岗溪”者,宜改为“崩溪”(即“枫溪”之谐音)。至于本条注释是否入南湾谱中,由编委会酌定。 (2023-5-16 补注)




上一篇:考邵子厚“中宪夫夫”的级别及夫人称号
下一篇:东周时召公埰邑跨豫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75

帖子

754

积分

邵门银牌专家

Rank: 4

积分
754
发表于 2023-6-22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出谐音之谜,堪称神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4-27 23:40 , Processed in 0.0524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