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986|回复: 1

真论---谈谈“三十年一世"《统谱》

[复制链接]

2044

主题

2325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332
发表于 2018-3-28 18: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三十年一世”                                     《统谱》总编 天津 恩成
“三十年一世”一说,古已有之。
早在春秋时,孔夫子在《论语·子路》中就说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其中“世”都被后人解读为“三十年”,如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对“世”的解释:“三十年为一世”。就是现代人编写的《辞海》对“世”字也解释:“古称三十年为一世。”另外,我们邵氏先贤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也把一世定为三十年。有人说,这些“三十年一世”纯粹是时间概念,对“父子相继一世”不成立!成立不成立得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我们研究人类繁衍规律是综合考量的,不能拿出一代、两代,甚至十代、八代说事,在上下代有准确或比较准确的生年的情况下,一般选十五代以上,即能显现其平均代距在25—35年之间,在若干簇样本中,取其中间值为30年。所以“三十年一世”不是确切的概念,不是可丁可卯正好三十年,而是模糊的概念,三十年上下(近年来,出现了“模糊数学”,广泛地应用在探索人类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于是,清学者王绍勋在《邵氏世系考》中说:“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其大要也。”(见《古共邵氏宗谱》)请看:
河南洛阳安乐窝邵氏,先祖邵雍,生于1011年,至2003年传33世(先字辈),平均代距30.1年。
浙江余姚邵氏:
始迁祖邵忠,生于1193年,至1932年传26世,平均代距29.6年。
同安邵氏:
从时通公至瑞宏25世,由于时通公没有确切的生年记载,不好计算。但有其次子孔道公生年:元至元五年(1339),推其长子孔诚公约生于1336年。那么瑞宏是孔诚公24世孙,瑞宏生于1994年(谱说他生于1944年,可其父母生于1966年,应是1994之误),历时658年,平均代距28.6年。
安徽砀山邵氏,始迁祖邵泗,谱载约生于1311年,至2003年传25世,平均代距28.8年。
皖北邵氏:
始迁祖邵朵罗,按谱:“明洪武己未(1379)任殿前都指挥使,诰授安远将军,领兵镇颖……”,从而得知,邵朵罗当时约在40—50岁之间,按45岁计,他大约生于1334年,至1987年繁衍24世“照”字辈邵管理,历时653年,平均代距28.4年。
辉县百泉邵氏:
始迁祖邵述祖,清初由洛阳迁至百泉,邵述祖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至2002年繁衍16世见“光”字辈,历时424年,平均代距28.2年。
福州朏山邵氏:
   始迁祖邵楚苌,生于762年,至2002年十修谱时,繁衍39世,其39世“孟”字辈最长者邵琤生于1981年,历时1219年,平均代距32.1年。
河南巩义市回郭邵氏:
始迁祖邵整、邵端,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按邵整迁时30岁,约生于1338年,至2011年传23世,平均代距30.6年。
安徽绩溪华阳邵氏:
始迁祖邵百二,谱载约生于1104年,至2013年传31世,平均代距30.3年。
福州武林邵氏:
始迁祖邵楩,明嘉靖戊戌(1538)进士,约生于1508年,至民国十二年(1923)修谱时繁衍15世,其15世“遵”字辈最长者遵贤生于1911年,历时403年,平均代距28.8年。
   孔氏家族:
   始祖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至2010年修谱时繁衍83世,历时2561年,平均代距31.2年。
……
平均代距均接近30年。最近我做了一个数理统计,在对有比较清晰世系、族传15世以上的族群随机择出122例。
平均代距范围在29—31年(即30±1),有52例, 占(52/122)×100%=42.62%;
平均代距范围在28—32年(即30±2),有92例,占(100/122)×100%=75.41%;
平均代距范围在27—33年(即30±3),有115例,占(115/122)×100%=94.26%;
平均代距在27年以下、33年以上的共有7例,占(7/122)×100%=5.74%。
从数据不难看出,按《概率学》讲,平均代距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在30年上下占据的比例较大,离30年愈远占据比例愈小。下图是我根据我采集的样本所作的《平均代距正态分布图》,请看其图形陡峭,说明离散度较小,靠近均值(30年),在平均代距27—33年与正态曲线所围成的面积(斜线部分)占有绝大部分!按《概率学》讲,小于5%,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两边角(空白部分)可忽略不计。说明“三十年一世”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人类繁衍是有规律的。
为什么选择有效代数越多,平均代距就越能体现三十年一世呢?这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繁衍是波浪式的,受到方方面面条件的制约,如社会的盛衰、家庭的贫富、天灾人祸、疾病及国家政策(如计划生育)等,一般盛世、富有,人类繁衍较快,反之亦然。经过一番自然调节,而趋近平均三十年一世。作为一个族系,不可能总处在盛世,也不可能总富有,也有过穷日子的时候,有时也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
然而,三十年一世,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成立,我们上述抽取的样本,大都是某族系的长支系(拟或从始祖至最低辈),所以其平均代距接近30年。若小支系其平均代距就有可能超过30年,甚至达到或超过40年。我们了解到现在一个族系的存生代有七代或八代,按最低辈计算和按最高辈计算,其平均代距是不一样的。如辉县古共邵氏,经调查他的存生代为理、世、泽、长、明、珠、光七代,现理字辈最小的75岁(1940年生);光字辈最大的13岁(2002年生),始迁祖邵述祖,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传“光”字辈为16世,传“理” 字辈为10世。其平均代距分别是28.2年和40.2年。再如洛阳安乐窝邵氏,根据其十修谱,存生代也是七世,世、泽、长、明、珠、光、先,我们可从邵继祖那代算起,然而家谱中没有记载生卒年,不便计算,但他是述祖的叔伯长兄,继祖父亲邵南行大,述祖父亲邵成行四,这样估算一下,继祖比述祖至少大10岁,也就是说,继祖约生于1568年。按十修谱,“先”字辈邵崇轩生于2003年,有生年记载的“世”字辈最小的是邵世鑫,生于1927年。“先”字辈是继祖17世孙,平均代距27.2年,“世”字辈是继祖11世孙,平均代距45.9年。差距较大。既然这样,研究“三十年一世”还有什么意义?有意义。一个家族,长支系是最重要的支系,即主流世系,如果长支系乱了,其他小支系肯定也会乱。所以“三十年一世”是分析考证家谱所编世系的重要的参考参数。如巩县谱,说其始迁祖邵整是康节21世孙,明初由山西迁来,如果邵整迁巩至少20岁,那他就约生于1348年,邵康节生于1011年,历时337年,平均代距16.8年,显然世系编排有问题。再如盐山谱,说始迁祖邵实是康节公20世孙,也是由明初迁入,如果邵实迁盐至少20岁,那他约生于1348年,与邵康节相比历时337年,平均代距17.7年,若从邵伯温(生于1057年)计,历时291年,平均代距16.2年,世系编排肯定有问题。如余姚谱,说邵雍至邵忠十世,邵雍生于1011年,而其子邵伯温生于1057年,邵忠生于1193年,邵伯温至邵忠九世,历时136年,平均代距为17年。也就是说从邵伯温以下八代都必须16岁结婚,17岁生孩子,而且第一个孩子必须是男孩!有违常理。其实邵伯温就没做到,邵雍死在1077年,伯温20岁,尚未娶妻,按照封建礼教,父母过世,得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中不能办喜事,伯温要办喜事最快在23岁,至少24岁才能生邵溥,这就比平均代距17岁大出7岁。经查洛阳六修谱,邵雍至邵忠为六世。这中间后来编谱者加了四世。洛阳谱源于余姚谱,余姚谱在创修时邵忠为邵雍六世,再修时改成十世,但洛阳六修谱没改。
有的宗亲说:“古人结婚早,十几岁就结婚了,所以生子早。”只能说,有的结婚早,凡是结婚早的,一是官宦子弟,二是富家子弟,穷人家子弟结婚早的确实不多,古语就有“穷大辈”之说,因为穷,结婚晚或打光棍,历代延续就成了“大辈”。不是吗,邵雍就因为穷,至45岁还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娶了王氏的。不管何朝何代,平民都比富人多,多多少?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人与社会财富的关系时发现:社会上20%的富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而80%的平民却占有20%的社会财富。即“二八定律”。看来平民占绝大多数,所以,古人结婚早只是少数,不是普遍现象,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

天津 邵恩成
2016.年9.月






上一篇:伪论--致枣庄薛城“《中华邵氏统谱》撰修委员会”的告知函
下一篇:伪论---为何所谓“统谱”被定为伪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46

积分

邵门新人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8-3-29 18:1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考古学的一个参数方程推理和参考值;用在一个家族世系上就千错万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4-5-4 21:41 , Processed in 0.0513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