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文化研讨网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建德杨村桥镇长宁村(隐将村与长宁村合并)邵家

[复制链接]

2232

主题

252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778
发表于 2025-2-26 15: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沿着村前弯弯的小溪一路向里,一座建筑恢宏的明昌庙出现在村的尽头。这座明昌庙建于2005年,内祀乌龙三太子。
村里的老人说,民国二十七年(1938),村里发生天花,数月之中死亡24人。有人说,只有乌龙三太子才能救隐将。于是乎,村里就派了几十个后生,徒步去梅城童家,请来乌龙三太子,供在上厅的右侧,果然,村里不再死人,天花也被平息。直到2005年,有信徒建议另建神庙祀乌龙三太子,这座神庙就是现在的明昌庙。
隐将村原有两座台门,一在村口,一在村头。
村口的台门为古亭式,是村里人休憩、讲古聊天之所,也是入村必经之处,上世纪90年代修路时被拆。村头台门在村的最里边,石柱门框,背靠外厅,面对前山,是洪氏族人婚丧嫁娶的必经之门。
隐将村口是一道只有二十来米宽的豁口,整个村庄就像被隐在山里。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对莲花源中的烧炭人张七相公特别崇敬,村外山口的那座气势宏伟的安宁殿,就是为张七相公所建的。除张七相公外,还有三位尊神不知是谁。不过,安宁殿已于“文革”时被拆除。但殿前的那座漂亮的古桥,却依然横跨在大坞溪与隐将溪的交汇处,似在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比如迎灯。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十二和十五三个晚上(不知为何十三、十四两天不迎),村里凡16岁以上的男丁,每人手擎一盏板灯,在两面大锣和四盏大红灯引领下,从安宁殿出发,往下到下荷畈,往上到报德庵,然后折回到村里的祠堂、外厅、里厅门前。隐将是不迎龙灯的,因为隐将村是燕窝形,龙蛇的出现,会惊扰了燕子,不吉利。
每年的六月初一晚上,村里选派几位年轻后生,敲锣打鼓到安宁殿,把四尊神像抬到宗祠里去(村里人说,这叫迎回娘家)。直到八月中秋,又把四尊神像抬回到安宁殿里(送归婆家),期间,各户轮流到神像前点“行灯”(平安灯),男丁每人点一天。
大坞溪与隐将溪在安宁殿前汇合,往下三里,又与徐坑溪相会,然后从长宁村前流向村外。
元末明初,淳安查林(今属富文乡,位于莲花紫高尖背面)有个姓邵的猎人,常于建德、淳安交界处的大山里狩猎。明洪武四年(1371),他只身一人,进入大洲源,再越过七坞岭,来到大坞,以一户姓汪的人家为据点,常年以狩猎为生。他觉得大坞外的这个地方与他的老家查林很像,四周是山,山间又有土地,也就是说,农时可务农,闲时可狩猎,是个非常适合他生活的地方。他回到老家,把妻子和两个儿子同带到了这里,在汪姓人家的边上借了块地,建起了一幢简易的房子,住了下来。
但是,这位猎人因常年狩猎,四处为家惯了,他的心永远在远方。有一年冬天,他背着猎枪,进山打猎去了。可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可能回老家去了,但他的妻子曾回去找过,没有;有人说,他可能在山里出事了:也有人说,他去了别的地方,重新成了家。总之,这个不安份的猎人再也没有回到他的妻子和儿子的身边。
猎人的妻子(现在长宁邵家人都称她为太婆)带着两儿子,在龙山定居了下来,这两个儿子就成了龙山邵氏的始迁祖。
为了不忘邵氏祖家一一淳安查林,猎人的两个儿子把现在居住的地方也称作查林。年代久了,查林二字就出现了不同的写法,比如“查岭”“长林”等。上世纪中叶,建德、寿昌两县合并,因与寿昌西乡(今属李家镇)长林同名,故改长林为长宁。且长宁有长久安宁之义。
长宁邵家有两大房,分别是始迁祖的两个儿子传下来的,他们的母亲(也就是太婆)去世后,葬在村后的山脚,邵氏后人把坟后的两棵梓树留着,就像她的两个儿子一样,永远陪伴着这位孤独的母亲。现在,坟还在,坟后的那两棵梓树已经长成了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参天大树。
邵氏宗祠也建在村后的山脚,与“太婆坟”相距不远。不过,这座气派的建筑已于“文革”时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大礼堂,礼堂的大门上,“毛主席万岁”五个行书大字非常醒目。而在我走近这座大礼堂的时候,这座年过半百的建筑据说又将被改建成文化礼堂。
除子宗祠外,长宁邵氏还有好几座厅,分属于不同的支派。其中一座现在还保存得相当完好。
和汪家人一样,邵家人也有他们自己心中的偶像,那就是乌龙神邵仁祥。
长宁祀乌龙神邵仁祥的乌龙庙建在村口山脚,不仅村里人常至庙中祭祀,凡进出长宁源的人,也常到
庙中上香,祈保平安。旧时,从乌龙庙前,到村头的一里多路上,还设有多盏天灯,每盏天灯悬挂在一根二三十米高的木柱上,除了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天要点亮外,每逢庙会,天灯也会准时点亮。点灯所作费用及人员开支,全由族田和庙田统一支出。
长宁村原是长宁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长宁乡撤销,并入杨村桥镇,2007年,又把隐将村与长宁村合并为新的长宁村。




上一篇:淳安石林镇富德村邵家、荷岭村邵氏、修坑口村邵氏
下一篇:淳安查林写法“查岭”“长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邵氏文化研讨网  

GMT+8, 2025-5-3 00:33 , Processed in 0.0464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999test.cn & 邵氏文化研讨网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